路面灌缝的方法技巧
裂缝是路面常见病害之一,裂缝形成后若不及时处理,雨水将通过裂缝进入面层和基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动水对结构层造成冲刷,产生唧浆或基层松散等水损害,最终导致路面产生龟裂、坑槽等病害。
灌缝是处理裂缝的常用方法之一。灌缝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灌缝的目的就是防水。
灌缝可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且施工费用较低,仅为挖补路面费用的1/6。
春季是灌缝施工的黄金季节,它减少了热涨冷缩对路面裂缝的影响。同时温度变化小,气候温和对灌缝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较小。
灌缝所需要的材料也有特殊要求。灌缝胶要与缝壁粘结能力强,高温时不粘轮,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
开槽按照裂缝标示,调整好开槽机的开槽宽度和深度,对准裂缝的中线切割出均匀的U型凹槽n,开槽深宽比不应超过2:1,开槽至少1厘米宽,1.2厘米深。
清理裂缝时为保证灌缝胶与缝壁间粘结牢固,多采用压缩空气法和钢丝刷法清理裂缝。
在灌缝时,为了防止车轮粘起灌缝胶,有时在灌入灌缝胶后还要在其上撒上砂子。
对裂缝灌填完成后,根据气温情况,冷却10-20min后开放交通。
灌缝注意事项:
一、施工温度:施工温度是造成密封胶脱落的原因之一。路面潮湿和温度低于4℃就会降低密封胶的粘结力,容易脱落。
路面整体温度较低,密封胶灌缝后,温度下降较快,密封胶收缩明显,密封胶与槽壁之间温度应力较大,将降低密封胶与路面的粘结力。
二、裂缝湿度:灌缝时路面应干燥,如潮湿会降低密封胶与路面的粘结力,造成部分密封胶脱落。
三、保持清洁:灌缝前,用空压机将开过槽后的裂缝中的灰尘杂物及周边松动的物体清除干净,保持裂缝的清洁。
四、灌缝范围:车辙严重,尤其是形成网裂的路面,不宜用此方法处理裂缝
来源:www.tlyjjt.com/news/show-696.aspx
发布时间 : 2019-02-21